治理高額彩禮需綜合施策
日前,羅嶺鎮鳳溪社區內,一場特殊的婚禮成為佳話。婚禮的主角是90后鄉村小學教師雷琴和李俊,這對新婚夫妻用一場“零彩禮”的婚禮,詮釋了愛情最純粹的模樣。
(《安慶晚報》3月17日)
當前,高額彩禮現象日益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從傳統民俗演變成講排場、拼面子的陋習,成為眾多青年成婚路上的“攔路虎”,不僅損害家庭經濟利益,還影響社會良好風氣。宜秀區治理農村婚嫁彩禮過高問題,是實實在在回應民生訴求。
治理高額彩禮,事關公序良俗與社會文明。民法典明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近年來,國家層面多次發文整治“高額彩禮”等不正之風,國家和地方也開展了一系列治理行動,推出諸多舉措,對推動移風易俗、婚俗改革起到積極作用。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也再次提到農村高額彩禮問題,凸顯了整治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這既是對民眾內心期盼的回應,也是推動鄉村振興、構建文明鄉風的有益舉措。
治理高額彩禮并非一蹴而就,需綜合施策、穩步推進。不僅要加強宣傳教育,通過典型示范等方式,引導群眾更新觀念、抵制陋習,讓群眾明白,高額彩禮并非婚姻必需,真正的幸福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與支持之上。還應將移風易俗納入鄉村治理體系,發揮婦聯、共青團等組織作用,加強對農村適婚群體的公益性婚戀服務與關心關愛。提供婚戀咨詢、輔導等服務,幫助農村青年樹立正確婚戀觀與家庭觀,從源頭上減少高額彩禮現象。
同時,發揮村規民約作用,引導群眾自治。各地應結合實際,制定完善村規民約,將抵制高額彩禮、倡導婚事簡辦等內容納入其中。通過村民自治約束違規行為,表彰獎勵遵守規定、文明婚嫁的家庭,形成良好社會風尚。如宜秀區將抵制高額彩禮納入正向激勵積分制管理,督促完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及紅白理事會活動章程。廣泛開展宣傳,把反對高價彩禮、推動移風易俗作為評選表彰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星級文明戶”、道德模范、好婆媳好妯娌的重要條件,轉變婚嫁觀念。
此外,要關注一些家庭的難點痛點,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只有農民經濟條件改善,才會更多關注婚姻質量而非彩禮金額。
鄉村振興離不開精神文明的滋養。遏制高額彩禮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需拿出更多務實舉措,促進觀念更新。各地應因地制宜,抓住關鍵,讓抵制高額彩禮成為常態。全社會也需共同關注、形成合力,除陋習、樹新風,讓抵制高額彩禮成為自覺行動,讓婚姻始于愛,彩禮歸于禮,推動文明新風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