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民企拿到出海新“船票”
記者從市商務部門了解到,目前我市現有外貿實績民營企業795家。其中進出口額超億美元民營企業4家,較上年增加2家;進出口額超千萬美元民營企業55家,較上年增加13家。2024年民營企業全年實現進出口額30.8億美元,同比增長34.2%,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57.9%。其中:民營企業出口額27.0億美元,同比增長41.7%,占全市出口總額的66.4%。
(《安慶晚報》3月14日)
揚帆“出海”,向“新”突破。去年安慶民營企業進出口額同比增長41.7%。亮眼的數據之下,是一個個民營企業向“新”而行、以“質”取勝的身影。讓更多民企拿到出海新“船票”,安慶其時已至、其興可待。
民企“出海”,不僅是應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的現實需要,也是拓展市場空間、獲取資源要素、優勢產能合作、過剩產能轉移、提升競爭力的主動作為。于安慶而言,要緊抓國家貿易試點政策機遇,依托汽車零部件、鋰電子蓄電池、紡織服裝、化工新材料等優勢特色產業,助力更多民企拿到出海新“船票”。既要在政務服務上給力,進一步完善民企出海服務體系,在稅收減免、平臺搭建、政策咨詢、融資服務、風險評估和安全指引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讓民企在拿到出海新“船票”上更有底氣;又要在品牌創建上加力,推動更多民企從過去的貼牌代工轉型為打造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信譽度,在品牌創造、品牌管理、品牌效益上追求實效,爭創更多“宜”字號“安徽出口品牌”,在“產品走出去”“產業走進去”的同時,推動“品牌走上去”。
抱團出海可以助力民營企業拿到更多出海新“船票”。可以根據“出海”的國家和區域不同,按行業成立“出海產業鏈”,鼓勵行業龍頭企業作為“鏈長企業”,帶動相應配套的民企“抱團出海”“拼船出海”;可以與國企相互配合,取長補短,比如,央企“走出去”的很多項目都是總承包,包括設計、工程、售后服務等產業鏈,民營企業可以參與其中,形成業務聯系和產業分工;還可以上下游配套企業一起抱團行動,鞏固、整合和延伸供應鏈,建立更穩定的產業生態,形成集群優勢……總之,民企抱團出海,可以聚合力量,避免惡性競爭,放大總體優勢,讓民企外貿馬車跑得更遠。
春風吹動,萬物生發。我們期待并堅信,憑借安慶民企的沖勁和韌性,會有更多安慶民企拿到出海新“船票”,成為安慶外貿“生力軍”,助力安慶“進百強、上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