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戲安徽”開鑼 文化惠民常新

《安徽日報》2025年2月23日01版
新春“歡歡喜喜過大年”省暨合肥市春節文化惠民促消費活動精彩呈現,實現宣傳文化藝術旅游深度融合——
“好戲安徽”開鑼 文化惠民常新
? ? ? ?這個春節,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商務廳、省政府外事辦、省文聯、合肥市等多個部門、地區聯合主辦,新春“歡歡喜喜過大年”省暨合肥市春節文化惠民促消費活動如火如荼開展。精心策劃惠民演出盛宴,黃梅戲、徽劇、廬劇等精彩劇目輪番登臺,隆重推出春節期間安徽文旅活動指南,發布一系列精品文旅線路,誠邀游客共享文化之旅,熱鬧舉辦文化市集,圖書、美食、非遺、文創以及豐富有趣的體驗活動,吸引大批群眾欣然赴約……各類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精彩活動讓全省人民充分享受到宣傳文化藝術旅游深度融合的紅利,呈現一場兼具“煙火氣”“文化味”的春節盛會。
擦亮“金名片”
彰顯安徽文化魅力
“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中狀元著紅袍,帽插宮花好啊好新鮮……”
1月26日晚,安徽大劇院觀眾座無虛席,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領銜,唱響經典劇目《女駙馬》,眾多戲迷不禁跟著敲打節拍、輕聲吟唱,偌大劇場一片喜慶景象,新春“歡歡喜喜過大年”活動由此開啟。
“過新年、看大戲,向來是各地群眾歡度新春佳節的傳統習俗。多年來,再芬黃梅藝術劇院堅持春節演出不打烊,為廣大戲迷奉獻年味十足的新春禮物。”韓再芬介紹,在新春“歡歡喜喜過大年”活動中,劇院呈現《女駙馬》《羅帕記》《春江月》三部大戲,陪伴戲迷觀眾度過歡樂祥和的春節假期。
名家新秀次第登臺,大戲好劇集結賀歲。新春“歡歡喜喜過大年”活動匯聚省市縣三級主力院團,薈萃12場精彩紛呈演出,既有黃梅戲《天仙配》等經典劇目,又有話劇《爐火照天地》、黃梅戲《紅樓夢》等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文華大獎”的劇目,還有徽劇《白蛇傳》、廬劇《梁祝》等復排劇目以及黃梅戲《張恨水》等新創劇目以及優秀曲藝節目。活動期間,近8400名觀眾現場觀看演出。
懷寧縣黃梅戲劇團創排的黃梅戲《費姐》首次登上省城舞臺,劇團演員曹明霞既感到激動,又倍受鼓舞。“這次活動為我們縣級劇團搭建了展示與交流的平臺。劇場不時響起的掌聲、笑聲,證明我們的作品得到了觀眾的認可。”曹明霞表示,她將精益求精地刻畫角色,讓好作品抓住更多戲迷觀眾,不斷擦亮黃梅戲這張安徽文化“金名片”。
打好“組合拳”
構建立體融合格局
書法家揮毫寫春聯、送福字,非遺傳承人展示拿手絕活,新華書店、出版單位舉辦圖書、文創產品惠民展銷……從安徽大劇院到合肥大劇院,從安徽藝術劇場到嚴鳳英劇場,每一場精彩演出前,“文化市集”熱熱鬧鬧開市,各市非遺、文創產品集中展示,與猜字謎、品元宵、舞獅等表演交相輝映,豐富了省城群眾的節日市場,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馬鞍山市花山剪紙、桃里竹雕等非遺項目精彩亮相,安慶懷寧藍莓、“有戲安慶”戲曲文創產品等特色商品琳瑯滿目,合肥陶永祥炒貨、詹記桃酥等特色美食匯聚一堂,吸引眾多觀眾現場品嘗、購買。
在首個“非遺版”春節的喜慶日子里,新春“歡歡喜喜過大年”活動獻上誠意十足、琳瑯滿目的“文化年貨”。安徽省黃梅戲劇院青年演員登上合肥逍遙津公園蘧莊戲臺,為市民游客呈現地道的黃梅雅韻;各地新華書店舉辦蛋雕、面塑、魚燈、拓印等非遺展示,開展猜燈謎、投壺、舞蛇燈、剪窗花等文化活動,邀請讀者呼吸氤氳書香、品味傳統年俗……“劇場+公共文化空間+文旅場景”立體化覆蓋,宣傳文化藝術旅游深度融合,“#好戲安徽”話題持續霸榜社交平臺。據統計,全網話題瀏覽量超3386萬人次,海外瀏覽量超15萬人次。
“巳巳如意”新春新品展、“非遺賀新春”主題活動、“每日驚喜”讀者回饋……春節期間,全省新華書店門店開展了300余場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皖新傳媒文化服務總公司市場企劃部主任金岳晴說:“無論是親子共讀的溫馨時光,還是充滿創意的文化體驗,我們努力讓讀者在書店感受到別樣的年味。”
在安徽,過一個“皖美”中國年!一批批外國友人走進新春“歡歡喜喜過大年”活動現場,親身感受江淮春節的別樣韻味。中國科技大學蒙古國留學生安娜第一次聽到黃梅戲,便被悠揚婉轉的旋律所吸引。安娜說:“黃梅戲演員服裝很漂亮,唱腔很好聽,他們的精彩表演傳遞出中國人的觀念和思想,讓我對中國文化理解更深了、對安徽文化的興趣更濃了。”活動期間,眾多外國友人到現場看戲,領略黃梅戲等傳統戲劇的精湛表演,感受安徽文化的獨特魅力,進一步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
釋放“新動能”
推動文化惠民利民
“滿200元減120元,一張前排票最貴才80元,真劃算!”合肥市民劉盈盈搶到話劇《爐火照天地》的惠民票,帶著家人一起體驗現場觀劇的互動感,沉浸式感受奮斗追夢的火熱激情。
從惠民演出、文旅宣傳、文化市集、惠民觀影,到演出消費套票、精品劇(節)目線上展播、戲曲電影展映展播,新春“歡歡喜喜過大年”活動呈現七大板塊精彩內容。其中,惠民演出采取財政補貼、企業讓利等措施,最低票價僅需30元,并首次采取套票的形式,購買劇院門票可以同步享受景區套票、圖書購買、電影票等優惠,實現“文化福利”的最大延展。
“曾經,春節是劇場演出‘淡季’。在惠民演出等措施引導下,越來越多的觀眾期待趁著長假,約上親朋好友,坐在劇場聽一場大戲,體驗傳統文化魅力。”安徽省黃梅戲劇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黃梅戲正在發力春節新市場,帶領戲迷觀眾品味“好戲安徽”。
真金白銀惠民生,文旅消費添動能。在新春“歡歡喜喜過大年”活動中,全省發放512萬元觀影優惠券,拉動消費6500余萬元;皖新傳媒推出“滿減”優惠券,合肥“元·書局”日均客流量達3000人次以上;景區套票優惠酬賓,巢湖半湯、六安大別山滑雪旅游度假區、銅陵犁橋水鎮等景區人流涌動。
此外,展演劇目通過安徽衛視·ATV客戶端、安徽衛視公眾號矩陣、安徽文化云、安徽文旅公眾號等同步直播,觀眾云端暢享文藝盛宴,線上觀看人次達362萬。安徽日報等新聞媒體在各類短視頻平臺推出一大批演出的精彩瞬間和幕后花絮,增添安徽文化感染力,形成裂變傳播效應,引來無數網友圍觀和熱議,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中國駐貝爾法斯特總領事張美芳等點贊轉發活動消息。
“新春‘歡歡喜喜過大年’活動,拉開了‘好戲安徽’黃梅戲文化精品劇目展演展示工程暨文化惠民促消費活動的序幕。”省委宣傳部文藝一處(電影處)負責人介紹,全省圍繞端午、暑期、中秋、國慶等節假日,將持續開展戲劇展演、文旅市集、惠民觀影等活動,打造“月月有戲、季季精彩”的文化消費場景,持續打響“好戲安徽”品牌。